阿里康网
高血压
快速搜索

高血压的引起因素及治疗

2015年05月29日

关于高血压有关的研究证实它的发病主要的原因是高盐的膳食体重过高以及饮酒等不良的生活方式所引起的。此外它还可能会与遗传的因素以及社会方面心理的因素等众多的因素有关。所以全社会都应该高度的重视防治高血压病的相关的工作以便减少心脑血管病的并发症。

高血压现在在中医学的研究中归属于眩晕、头痛范畴其病因主要为风火、痰内虚所致。其病机为气血阴阳失调使脑髓空虚脉络失养或清阳不升或火扰清窍引起高血压症。而肝阳上亢、痰浊中阻、气血亏虚或血瘀、肾阳不足则又是产生气血阴阳失调的病理转输。

上述病机若继续发展内伤虚损加重脏腑失调和阴阳偏盛加剧可导致胸痹或中风之症。高血压病呈缓进型。隐袭起病发病初期症状较少很少引起意致使约半数患者不知自己患有高血压病。其中一些病人在体格检查或因其他疾病就医时偶然发现高血压病后才感到有头晕头涨、颈部不适、心烦失眠、耳鸣、情绪易激动等。因此提醒大家如有上述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做到早期诊断和治疗不要等到出现心、脑或肾脏的并发症时才去看病。

当高血压病发展至心、脑及肾的损害时会出现上述器官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以及实验室和各种特殊检查的阳性结果。高血压的诊断和分期分级标准按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高血压联盟1999年诊断标准以及我国2000年公布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试降压目标水平应在140/90毫米汞柱以下。

国内外多项临床研究证明长期有效降压治疗能显著减少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1998年发布的该高血压指南提出5种一线抗高血压药为利尿剂、β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钙拮抗剂、α阻滞剂。该高血压指南认为除非情况特殊一般应首选利尿剂、β阻滞剂无效时可考虑钙拮抗剂、ACEI。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高血压指南有关一线抗高血压药物与高血压防治指南相同惟一不同的是在无特殊适应症的情况下5种药物具有同等地位不建议优先选择利尿剂或β阻滞剂。

目前在学术界里面一致认为以利尿剂以及β阻滞剂作为基础治疗的效果会明显的优于其他的降压药的治疗效果所以我选择的时候会要认真的选择正确的方法去治疗。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