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高血压
快速搜索

慢性肾小球肾炎引发高血压

2015年05月29日

慢性肾小球肾炎无肾功能衰竭时一般高血压的发生和肾功损害的程度呈正比关系。在肾小球病变程度较轻的情况下发生高血压者较少见即使有高血压也多为轻度。在肾小球病变发展肾功能损伤加重时高血压的发生率和程度也随之增加。由于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在摄入较多的钠和水时对机体的影响也明显大于正常故推测高血压的发生可能与体液量调节异常有关。但当伴有肾功能不全时水钠潴留所引起的高血容量状态往往是高血压形成的主要因素。此外血浆肾素活性升高总外周阻力加大也是高血压形成的又一重要原因。

临床诊断主要依据以下几点

(1)病人既往有急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史。

(2)反复出现水肿蛋白尿并常伴有贫血、低蛋白血症和氮质血症。

(3)视网膜病变并不明显。

(4)蛋白尿和镜下血尿出现在高血压之前蛋白尿持续存在而血压升高并不显着。

(5)静脉肾盂造影显示造影排泄延迟和双侧肾脏缩小这一点有助于慢性肾小球肾炎症状性高血压的诊断。

慢性肾小球肾炎所致的症状性高血压虽然有以上特点但是有时很难与高血压病相鉴别。在血压显着升高或发生肾功能衰竭时就不容易与三期高血压和急进型高血压鉴别。它们均可以在尿中出现蛋白、红细胞和管型出现氮质血症和视网膜动脉硬化出血视乳头水肿等病变。临床遇有高血压合并肾脏损害表现者应意加以区别以便进行相应治疗这对疾病的好转和预后都是非常重要的。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