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嗜铬细胞瘤是人体分泌系统中一种常见的肿瘤在此病患者中 95%临床表现为高血压其中阵发性高血压为26%持续性高血压为60%(其中50%出现高血压危象)在这种高血压危象的掩盖下70%的嗜铬细胞瘤往往被误诊。嗜铬细胞瘤误诊率高原因有多方面一是嗜铬细胞瘤临床常以罕见的高血压危象特征出现极易掩盖其真面目。二是患者在就诊时仅以高血压为主诉其他症状易被忽视。三是有些医师临床经验不足对嗜铬细胞瘤与高血压缺乏鉴别能力。
十类高血压要防肿瘤
嗜铬细胞瘤(pheochromocytoma)起源于嗜铬细胞(chromaffin cell)。胚胎期嗜铬细胞的分布与身体的交感神经节有关。随着胚胎的发育成熟绝大部分嗜铬细胞发生退化其残余部分形成肾上腺髓质。因此绝大部分嗜铬细胞瘤发生于肾上腺髓质。肾上腺外的嗜铬细胞瘤可发生于自颈动脉体至盆腔的任何部位但主要见于脊柱旁交感神经节(以纵隔后为主)和腹主要见于分叉处的主动脉旁器。
嗜铬细胞瘤是人体分泌系统中一种常见的肿瘤在此病患者中 95%临床表现为高血压其中阵发性高血压为26%持续性高血压为60%(其中50%出现高血压危象)在这种高血压危象的掩盖下70%的嗜铬细胞瘤往往被误诊。嗜铬细胞瘤误诊率高原因有多方面一是嗜铬细胞瘤临床常以罕见的高血压危象特征出现极易掩盖其真面目。二是患者在就诊时仅以高血压为主诉其他症状易被忽视。三是有些医师临床经验不足对嗜铬细胞瘤与高血压缺乏鉴别能力。
肾性高血压是继发性高血压的一种主要是由于肾脏实质性病变和肾动脉病变引起的血压高。对于本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肾小球玻璃样变性、间质组织和结缔组织增生、肾小管萎缩、肾细小动脉狭窄造成了肾脏既有实质性损害也有血液供应不足;肾动脉壁的中层粘液性肌纤维增生形成多数小动脉瘤使肾小动脉内壁呈串珠样突出造成肾动脉呈节段性狭窄;非特异性大动脉炎引起肾脏血流灌不足;在上述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导致高血压的发生。而高血压又会造成肾的损害二者相互促进会使疾病进一步发展因此对于肾性高血压要积极治疗。
当出现下列十类高血压应考虑是嗜铬细胞瘤
1.发生于儿童及青少年的高血压。
2.初发高血压或其病程短但呈显著升高。
3.血压波动范围大甚至出现低血压休克。
4.持续性高血压伴严重阵发性加重。
5.血压升高时伴有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和代谢率增高。
6.高血压病程较短但病情进展迅速其心、胸、肾脏功能受损。
7.与普通降压药物治疗无关的阵发性高血压。
8.对普通降压药无明显疗效并呈反常升高的持续性高血压。
9.在排尿过程中发生不明原因的心悸、心慌、甚至晕厥的高血压。
10.在手术、创伤、分娩、情绪激动时血压骤然升高、休克但又无法解释者。
嗜铬细胞瘤约占高血压病因的0.5~1%。90%以上的患者可经手术治愈。因为本病发作时有引起急症意外的危险加之尚有一部分为恶性嗜铬细胞瘤故应及早诊治。但由于患者常呈间歇性发作给某些实验及检查带来一定困难所以在检查方法的选择上应综合考虑。手术切除嗜铬细胞瘤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手术有一定的危险性。麻醉和手术当中对肿瘤的挤压极易造成血压波动;肿瘤血运丰富与大的血管贴近容易引起大量出血。因此术前、术中及术后的正确处理极为重要。
延伸阅读
顽固性高血压青睐3种人
高血压的十大“候选人”
高血压与高血压病的区别
高血压病人秋季用药须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