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高血压
快速搜索

血压每天都会因情绪而产生波动

2015年05月29日

导语精神刺激、情绪变化如兴奋、恐惧等常可导致收缩压的明显上升运动也可使收缩压明显增加特别是剧烈运动常使收缩压上升达24.0—26.7千帕(180—200毫米汞柱)运动停止后血压可下降。环境温度升高如洗温水浴等可使舒张压降低而温度降低如冬天洗冷水浴等可使收缩压升高。

血压每天都会因情绪而产生波动

专家认为人体血压的波动与众多心理社会因素关系密切高血压患者在坚持药物治疗的同时尤其不能忽视情绪的调节。许多高血压病人血压控制不好与“心病”有关如长期处于精神压力下有负性情绪经常出现情绪紧张、激动、焦虑过度、抑郁等都会导致人体血压升高。

近几年脑中风的患者越来越多。临床发现很多高血压病人是长期处在压力大、身体疲劳的状态下突然情绪失控血压骤然升高诱发了中风。神经内科的医生还经常碰到一些高血压病人在家血压都在正常范围甚至运动后即测血压都正常范围可一到医院检查血压就高了这与患者当时的环境刺激、心理紧张以及病人相互间的心理暗示等有关。总的来说血压与个性心理特征(A型行为)、社会心理应激因素(不良的家庭环境、工作、生活中的精神刺激等)、情绪因素(焦虑、恐惧、精神紧张)等关系密切。高血压与情绪互为影响着消极情绪会导致高血压病。所以对于这一点一定要引起高血压病人的重视!

血压的高低不仅与心脏功能、血管阻力和血容量密切相关而且还受到神经、体液等因素的影响年龄、季节、气候和职业的不同血压值也会有所不同运动、吃饭、情绪变化、大便、性交等均会导致血压的升高而休息、睡眠则会使血压下降。

一般正常人每日血压波动在2.7—4.0千帕(20—30毫米汞柱)范围内在无降压药的影响下睡眠能导致血压下降20%左右(女性更明显)血压最高点一般在上午9—10时及下午4时至晚上8时血压最低点在午夜1—3时此时睡眠时相常落在第B和第1v时相。老年高血压患者在血压最高点和最低点持续的时间较长形成平台。

精神刺激、情绪变化如兴奋、恐惧等常可导致收缩压的明显上升运动也可使收缩压明显增加特别是剧烈运动常使收缩压上升达24.0—26.7千帕(180—200毫米汞柱)运动停止后血压可下降。环境温度升高如洗温水浴等可使舒张压降低而温度降低如冬天洗冷水浴等可使收缩压升高。

血压波动的情况可有三种类型双峰型(大多数)、近似双峰型(少数)和单峰型(极少数)。

血压波动的机制可能是与机体生物钟控制的昼夜规律有关因为此规律可影响神经体液活性使血去甲肾上腺素、血压和心率等发生节律性变化夜间血压下降也可能与交感神经夜间张力降低有关。正常人白天和夜间血压波动范围目前尚无统一的标准。国外的一项对3304人的研究结果发现正常人24小时动态血压平均波动在15.3—16.0/9.3—10.0千帕(115—120/70—75毫米汞柱)范围内白天血压均值为16.0—16.6/9.3—10.0千帕(120—125/70—75毫米汞柱)之间夜间血压均值在14.O一14.7/8.O一8.7千帕(105—110/60—65毫米汞柱)之间。如果以平均值土1个标准差范围是正常的话24小时平均动态血压波动范围是12.9—18.1/7.7—11.7千帕(97—136/58—88毫米汞柱)白天为13.3—18.9/8.0—12.0千帕(100—142/60—90毫米汞柱)夜间为11.5—16.5/6.7—10.7千帕(86—124/50—80毫米汞柱)。这样如果24小时血压平均值在18.2/11.9千帕(137/89毫米汞柱)以上白天血压值在18.9/12.1千帕(142/91毫米汞柱)以上夜间血压值超过16.0/10.7千帕(120/80毫米汞柱)一般认为就有可能是高血压。

情绪紧张使高血压病人的血压难以控制更为重要的是还会促进高血压病人的病情突然恶化。脑出血则常是高血压病人情绪紧张的产物这些基本概念都是很容易被人们理解的。但是在人们测量血压时往往不重视这样的事即病人去医院看病时坐下来就要求测量血压其实应该休息5~10分钟后在平静状态下测量血压的结果才能真正反映病人的基本血压水平当情绪未稳定时测量的血压往往偏高这也是值得意的地方。

延伸阅读

七成高血压病人要看心理科

高血压患者失眠更易患忧郁症

高血压病人需要正常的休息时间

经常从睡梦中被叫醒可能引起高血压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