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高血压
快速搜索

长时间工作可导血压升高

2015年05月29日

作为美国高血压研究领域的权威专业杂志《高血压美国心脏学会杂志》于2006年十月发表了一个关于长时间工作与高血压的研究报告。这项研究报告表明每周长时间工作可能增加罹患高血压的危险性。

该研究报告的作者是旅美学者杨海鸥博士及在她在加州大学尔湾校区职业环境健康研究中心的同事。该研究报告分析了2001年美国加州健康抽样调查的数据其中包括两万四千多18-64岁的工作年龄段的人口。他们的研究结果从数据上直截了当地证明了长时间工作有可能引起高血压。

在分析中他们发现了一系列常见的高血压与风险因素的相关模式比如年龄、男性、抽烟历史、糖尿病史以及久坐的生活工作方式都与高血压正相关而家庭收入则与高血压负相关。另外与专业人士相比办公室文秘职员罹患高血压的可能性要高出23%无技术工人则高出50%。

在剔除其他影响高血压的风险因素之后他们还发现每周工作时间的长短与高血压有着独立和显著的联系

与每周工作11 到39小时的工作年龄段的人的相比每周工作40个小时工作年龄段的人患上高血压的可能性高出14%而每周工作41-50个小时的高出17%。

与每周工作11 到39小时的工作年龄段的人的相比工作51个小时或更多的工作年龄段的人患上高血压的可能性高出1.29倍。

这一研究结果学术贡献在于杨海鸥博士及其在她的同事揭示了影响高血压的一个新的风险因素。由于这一研究结果与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工作密切相关这一研究结果得到了新闻媒体广泛的视。美国心脏学会在此研究结果在《高血压》杂志发表的前一个半月作了特别的新闻发布此后美国的各大报纸和主要新闻网站便开始频繁地报导和转载这一研究结果要求专访杨海鸥博士的电话也接踵而来。另外还有许多医学健康职业环境乃至时尚休闲方面的杂志和网站也报道了这一研究结果。新闻媒体对于这一研究结果的热议远没有局限于美国在北美的加拿大北欧的几个国家在亚洲的日本也率先对这一研究结果作了转载。此后许多国家比如俄罗斯墨西哥越南泰国等国家都对这一研究结果陆续作了报道。

这一研究结果对目前中国国情有着重要的意义。随着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同时成为了全球化经济中不折不扣的“世界工厂”。过去人们习惯的工作方式已经改变工作时增长是一个突出的特点。此外劳动强度加大时间压力增加决定权减小换班制工作的不稳定性以及与工作业绩挂钩的薪酬制度都可能对人们的精神和身体健康带来不利的后果。高血压便是一种与工作压力相关的疾病。

这一研究结果与现代中国人的日常工作生活也密切相连。随着生活节奏加快人们休息的时间越来越短而工作时间越来越长。加班已变成了“上班族”的常态人们往往忽视加长工作时间带来的健康后果。

医生应当意到人们工作的类型及他们工作时间的长短是影响罹患高血压的重要因素。最直接的建议是正如医生现在给病人有关饮食与锻炼的忠告一样他们也应该询问高血压就诊者的工作及工作时间长短并提供有关工作与高血压相关联的咨询意见。

这样的结果对于雇主来讲也并非是一件好事。长时间工作必将带来一系列的负面效果雇员当然会承担一部分。而其中的某些效果也必将反馈到工作之中包括增加的医疗照料费用与旷工。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