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白血病
快速搜索

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

2015年05月29日

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就是我们所说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关于这种病的相关知识我们应该要从它的诊断标准和表现形式来进行了解一下,这样有助于我们对这个病情有一个详细全面的认识,了解这些知识有助于我们对病更好治疗和护理。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promyelocyticleukemia,APL)是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的一种特殊类型,被FAB协作组定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M3型。以往APL的治疗效果很差,预后凶险,多因并发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或原发性纤维蛋白溶解导致严重出血,而早期死亡。近年来随着对APL细胞生物学的特性认识的不断提高和治疗方法改进,使治疗结果和预后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早期死亡率明显下降。

诊断标准

根据FAB的形态学诊断标准确立诊断,按FAB分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promyelocyticleukemia,APL)又称AML-M3型,其典型特征有:

①骨髓形态为胞质含粗大颗粒和Auer小体(也有微颗粒变异型)的异常早幼粒细胞增生;

②临床常有严重出血,且易合并DIC和纤维蛋白溶解;

③90%的患者显示特异性染色体异位t(15;17);

④化疗敏感(化疗耐药发生率<5%),缓解生存期长,但早期死亡率高。

主要与其他类型的白血病鉴别,其鉴别要点根据细胞形态学,细胞免疫学检查,细胞遗传学检查,一般不难鉴别。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表现为正常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相关的表现,如贫血、出血、感染;白血病细胞的浸润有关的表现,如肝脾和淋巴结肿大、骨痛等。除了这些白血病具有的一般白血病表现外,出血倾向是其主要的临床特点,有10%~20%的患者死于早期出血,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发生率高,大约60%的患者发生DIC。

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是我们在平时的时候不怎么遇到的,所以就造成了很多人并不认识这种疾病,所以造成了,对这种病的检查和治疗都不及时,也就会导致我们我们在发现这种病的时候再治疗就会很困难。

推荐链接:

早期白血病能治好吗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