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糖尿病
快速搜索

三大原因致糖尿病漏诊误诊

2015年04月18日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已对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作出明确规定,因此,临床诊断糖尿病并非难事。但就是这个看似很容易诊断的疾病,临床上却时常出现漏诊或误诊,使患者错失了早期治疗的时机,最终导致各种严重并发症。为此,笔者就临床常见的漏诊、误诊原因加以归纳总结,并提出解决方案,以提高基层医生的临床诊断水平,减少糖尿病的漏诊或误诊。

  原因一 单纯依靠“三多一少”症状来诊断糖尿病

  有些患者甚至包括少数基层医生错误地认为,凡是糖尿病患者都有“三多一少”(即“多饮、多食、多尿及消瘦”)症状,若患者没有此类症状,便可排除糖尿病。这样一来,许多症状轻或无症状的糖尿病患者便被漏诊了。这种情况在老年人群中非常多见。

  解析:通常情况下,只有当血糖明显升高(超过10mmol/L),患者才会出现“三多一少”症状。而根据糖尿病诊断标准,只要空腹血糖≥7.0mmol/L便能诊断糖尿病,由此可知,对于空腹血糖介于7.0 ~10mmol/L的轻症糖尿病患者,如果单纯依赖“三多一少”症状来诊断的话,多数会被漏诊。须指出的是,“口渴、多饮、多尿”并非糖尿病的专利,某些其它内分泌疾病(如尿崩症)也可出现上述症状,因此,医生不能完全根据症状来诊断或排除糖尿病。

  综上所述,诊断糖尿病,症状不是必要条件,关键是看血糖是否达标,后者才是诊断糖尿病的金标准。只要有2次血糖检测结果达到诊断标准,即便患者没有症状,同样可以确诊为糖尿病。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