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指遗传性或获得性病因致嘌呤代谢障碍,血尿酸增高伴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其发病先决条件是高尿酸血症。80%的高尿酸血症者可终身无症状。尿酸是嘌呤代谢的终产物。尿酸主要由肾脏和肠道排出体外。体内尿酸80%为内源性(体内核苷酸或核蛋白的分解)。高嘌呤饮食并非痛风的原发病因,但高嘌呤饮食可使尿酸水平升高,以至达到痛风患者的水平。适当限制食物嘌呤摄取有其独特意义:防止或减轻痛风发作;避免急性发作期延长;减轻尿酸盐沉积,预防肾结石形成;减少降尿酸药物的应用,从而减轻其长期应用的毒副作用。在发现排尿酸药和抑制尿酸合成药等药物前,饮食控制一直是治疗和预防痛风的主要手段。
饮食治疗的临床应用
1.食物的嘌呤含量。根据食物嘌吟含量一般将食物分为四类:
① 嘌呤含量高(150~15000mg%):胰腺、凤尾鱼、沙丁鱼、牛肝、牛肾、脑髓、肉汁。② 嘌呤含量较高(75~150mg%):扁豆、鲤鱼、鲈鱼、贝壳类水产品、猪肉、牛舌、小牛肉、鸡汤、鸭、鹅、鸽子、鸡、兔、羊肉、肉汤、肝肠、鳗鱼、鳝鱼。③ 嘌呤含量较少(<75mg%):芦笋、菜花、青豆、豌豆、菜豆、麦片、青鱼、金枪鱼、龙虾、蟹、牡蛎、鸡、火腿、羊肉。④ 嘌呤含量很少或不含嘌呤:谷面类及其制品、蔬菜类、水果类、乳类及其制品、干果类、糖及糖果、多种饮料(汽水、茶、咖啡)、各类油脂。
2. 饮食治疗的原则:① 保持理想体重。② 限制食物嘌呤摄入量,正常每日摄入量约600~1000mg,急性期应选用低嘌呤饮食,每日摄入量约100~150mg以下,蛋白质摄入量应适当限制。③ 鼓励选食碱性食品。含有较多钠、钙、镁、钾等元素的食物,在体内氧化成碱性氧化物,如蔬菜、水果、马铃薯、甘薯、奶类等,生理上称为碱性食品。西瓜和冬瓜不但属碱性食品,且有明显利尿作用,对痛风患者更为有利。④ 保障充沛尿量。如心肺功能正常,应维持2000ml/d,伴肾结石者最好达到3000ml/d。饮料以普通开水、茶、汽水、果汁等为宜,浓茶、咖啡等应避免。
3. 具体方法:① 限制总热量。根据理想体重按休息状态计算,通常每日不超过25~30kcal/kg。② 三大营养素合理分配。在限制总热量前提下,分配原则是:高碳水化合物,中等量蛋白质,低脂肪。其中:碳水化合物:包括蔬菜和水果,应占总热量65~70%。蛋白质:应占总热量11~15%,标准体重时蛋白质供给0.8~1.0g/kg,以植物蛋白为主,动物蛋白可选用奶类及其制品、蛋类蛋白,尽量不用肉类、禽类、鱼类。脂肪:通常40~50g/d,动植物脂肪比例1: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