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很多人出现心慌、出汗、拉肚子、烦躁、失眠、消瘦等症状时,习惯按照心脏病、肠炎、神经性等疾病来治疗。殊不知,有些时候这些症状的病根却是在甲状腺。要注意甲亢与其他疾病的区别,以免甲亢误诊误治。
几年来,姚女士身体日渐消瘦,脾气也变得越来越暴躁,家人和她自己都以为是到了更年期,是自然反应,也就没太在意。可一个月前,姚女士突然四肢无力,连做家务的力气都没有。她就自己服用了一些安神及治疗神经的药物,但效果并不明显。
一次偶然机会,姚女士陪同女儿去医院看病,那里的医生看到“病怏怏”的姚女士,建议她做下检查,姚女士半信半疑的走进了诊室,诊断结果令姚女士非常疑惑,怎么可能是甲亢呢?医生立刻向其解释了原因,并鼓励她该病很快能治好。
甲亢是一种全身免疫性疾病,患者患病后多有心慌、心率增快、大便次数增多、烦躁、失眠、体重减轻、突眼、甲状腺增大等症状出现。由于甲状腺疾病早期症状没有特异性,还可累及全身各个系统,加之人们对该病的认知还不够,导致了很多像姚女士这样的患者被误诊。
常见的误诊情况有以下几种:大便增多、腹泻的患者常被误诊为肠炎;心慌、心率增快的患者被误诊为冠心病;烦躁不安、失眠则易被误诊为神经或精神科疾病;消瘦患者往往被误诊为糖尿病或结核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