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合理降压避免鼻出血 导语:老年高血压合并鼻出血的发生率远比无高血压的人为高。这是由于长期高血压造成鼻部小血管硬化,管壁变硬变脆,容易因血压波动而发生破裂出血;也可因感冒受凉时打喷嚏……
导语:老年高血压合并鼻出血的发生率远比无高血压的人为高。这是由于长期高血压造成鼻部小血管硬化,管壁变硬变脆,容易因血压波动而发生破裂出血;也可因感冒受凉时打喷嚏、擤鼻涕、咳嗽或便秘时用力致头部充血而引起出血;还可能在体育锻炼或体力活动中因剧烈用力而致鼻出血发生。所以,老年高血压病人应慎防鼻出血,一旦合并鼻出血,以下几点必须给予高度重视。
合理降压避免鼻出血
高血压引起的鼻出血,约占鼻出血病人的40%。高血压、动脉硬化患者鼻腔血管脆性增加,在血压波动时,鼻腔血管就易发生破裂出血。高血压病人鼻出血预示血压不稳定,要引起高度警惕,因为这往往是中风的一种征兆。老年人鼻出血和儿童不一样,一般属于鼻腔后部出血,多数是动脉硬化、高血压、凝血机制障碍等全身疾病的征兆。这种鼻出血复发率高,危险性大,如果处理不当,往往反复出血不止,甚至带来生命危险。
老年高血压合并鼻出血的发生率远比无高血压的人为高。这是由于长期高血压造成鼻部小血管硬化,管壁变硬变脆,容易因血压波动而发生破裂出血;也可因感冒受凉时打喷嚏、擤鼻涕、咳嗽或便秘时用力致头部充血而引起出血;还可能在体育锻炼或体力活动中因剧烈用力而致鼻出血发生。所以,老年高血压病人应慎防鼻出血,一旦合并鼻出血,以下几点必须给予高度重视。
(1)合理降压。这是减少鼻出血再发生的关键,也是鼻出血全身治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将血压控制到一定低的程度,才能达到有效止血之目的。
(2)消除诱因。如前所述,除血压波动大是导致鼻出血的重要因素外,打喷嚏、便秘、剧烈活动等均可导致鼻出血。因此,必须重视全身综合防治措施:首先要加强保暖防寒,减少感冒机会。一旦感冒,早期服用抗病毒药物,并用热毛巾敷鼻部,配合气雾吸人等,以减轻流涕、喷嚏症状,避免过分用力咳嗽。在饮食上要以清淡、易消化、无刺激性的半流食或软饭为主,并吃些水果和新鲜蔬菜,防止便秘,必要时可用缓泻剂或中药润肠丸,避免用力排便。此外,鼻出血期间应注意休息,以半卧位为宜,减少活动,防止一切剧烈活动。
(3)控制鼻出血。对老年高血压合并鼻出血的病人,可根据出血量多少选择不同止血方法。在家庭中的简易止血法有:①局部冷敷止血法。可用湿毛巾或冰袋置于前额、鼻根部降温,也可口含冰块降温达止血目的。②指压鼻翼止血法。以拇指及食指捏紧两侧鼻翼,头稍前倾,压迫约5~10分钟,同时张口呼吸,不要吞咽,勿将血液吞入胃内,以免引起恶心、呕吐。如果出血量多,经简易止血法效差时,应立即送往医院进行止血治疗。
(4)慎用镇静剂。发生鼻出血时,病人常有紧张,恐惧心理,显得烦躁不安,对止血不利,故适当给予镇静剂有一定好处,但必须注意谨慎用药。
高血压病容易出现鼻出血。然而,鼻子出血了人们很少会想到与高血压有什么关系,这是个盲区。与此理相同,眼结膜出血也是高血压病的重要症状。眼结膜血管为眼动脉的分支,在张力太大或低头活动,或外力作用下易出现细小血管破裂出血。所以,当你发现自己或他人眼睛有出血点时,应想到这极有可能是高血压病引起的.鼻,眼为人孔窍,是观察高血压病的窗口,请多留意。
防治高血压带来的危害,最主要的还是早期预防,预防是处理高血压最有效的方法,否则等出现并发症就已为时过晚了。血压大于正常高限(收缩压为130—139mmHg或舒张压为85—89mmHg)的人中,约有41%将在4年内发展为长期高血压。所以血压大于正常高限的人群也应接受降压治疗。由于大脑皮质过度紧张是发生高血压的重要因素,因此,建议在生活上高血压病人要结合病情适当安排休息和活动,老年人及重度高血压病人,最好在医生指导下安排活动,对于一些能引起高血压的疾病,应该尽早到医院治疗。防治高血压及其它症状给身体带来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