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澳大利亚学者tuomi在临床工作中发现部分最初被诊断为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相当于现在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有一部分人起病相对较急,“三多一少”症状明显,尽管开始不用胰岛素即可控制血糖和预防酮症的发生,但是病人的胰岛功能恶化迅速,多在半年内发生b细胞功能的衰竭,必须应用胰岛素治疗。
最明显的特点是,这种病人的体内像1型糖尿病病人一样,存在着一种或多种抗胰岛b细胞的抗体。正是自身抗体的存在,才使病人的胰岛b细胞被进行性破坏,胰岛功能逐渐衰竭。所以,这种疾病的早期表现虽然类似2型糖尿病,但是其本质和1型糖尿病一样,是自身免疫功能紊乱导致的b细胞功能衰竭,被称为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由于自身免疫破坏的速度较传统的1型糖尿病缓慢,lada患者的临床表现介于1型糖尿病与2型糖尿病之间,容易被误诊为2型糖尿病。
lada的发病率有明显的种族和地区差异,全世界的患者中白种人相对较少,我国和日本等亚洲国家相对较多,估计被诊断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中可能有10%~15%是lada。由于lada的本质是型糖尿病,所以应该早期诊断,尽早开始胰岛素治疗,只有这样才能尽可能地保护患者的胰岛b细胞功能,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如果将lada误诊为2型糖尿病,错误地应用胰岛素促泌剂,则会加剧胰岛b细胞功能的衰竭,造成后期治疗上的困难。所以,早期正确诊断是处理lada患者的关键。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诊断lada的金标准,但是如果患者具有如下临床特点,应该怀疑是lada:
1.起病年龄在15岁以上;
2.起病半年内口服降糖药物有效,可以不依赖胰岛素治疗,无酮症发生。随着病程进展,口服药物逐渐失效,必须依赖胰岛素治疗;
3.起病时体重偏瘦或非肥胖;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