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心肌炎
快速搜索

心肌炎的护理

2015年11月06日

心肌炎的护理

1.发病原因

心肌炎是指心肌实质或间质局限性或弥漫性病变,由多种病因所致。小儿时期心肌炎主要由病毒及细菌感染或急性风湿热引起。病情轻重不一,轻者可无症状,重者出现疲乏无力、恶心、呕吐、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可因心源性休克或严重心律紊乱而猝死。按发病原因可分为3种类型。

(1)感染性心肌炎 由细菌、病毒、真菌、螺旋体和原虫等感染所致。

(2)反应性心肌炎 由于过敏、变态反应及某些全身性疾病在心肌的反应。

(3)中毒性心肌炎 由药物、毒物反应或中毒而引起的心肌炎性病变。

2.护理诊断

心肌炎的病人具有以下特征:

轻者可无症状,重者可致严重的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和心源性休克,甚至猝死。目前,较为常见的是病毒性心肌炎,病人在发病1周-2周时,常有病毒感染史,表现发热、咳嗽、咽痛,继而心慌、胸闷、胸痛和气短等。少数病人可迅速出现急性肺水肿。

3.护理措施

(1)病人应注意休息,有心脏扩大并有心功能不全者,应严格控制活动,绝对卧床休息,直至心肌病变停止发展,心脏形态恢复正常,才能逐步增加活动量。病人如出现胸闷、胸痛、烦躁不安时,应在医生指导下用镇静、止痛剂。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