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糖尿病
快速搜索

糖尿病的患者常见的心理误区

2015年05月29日

我们都知道,乐观积极的心态对于疾病的防治是有很重要的作用的,当然对于糖尿病的防治也不例外。但临床上很多糖尿病患者在心理治疗上存在着一些误区。下面就请专业医师给我们详细介绍下。

临床专业告诉我们,临床上糖尿病患者存在的心理误区是多种多样的,常见的有:㈠,临床上很多患者的在得知患有糖尿病时,便抱怨父母乃至祖宗八代怎么偏偏把病“传”给了自己。有的罹患有糖尿病的家长在得知子女也罹患上糖尿病后,深深的内疚感便油然而生。㈡如果对患者的上述种种负面情绪听之任之,时间一长便很可能发展至跟医护人员和家人的情绪对立,甚至抗拒积极治疗。此外还有一些患病时间较长、并发症多且严重,而治疗效果又不明显的患者,很可能对用药或治疗失去了信心,最后自暴自弃地对医务人员采取不理睬、不信任、不配合的“三不”态度。㈢有些患者在经过一段时间治疗之后,血糖成功地下降至正常水平,就自认为病已治愈而自行停药,并放松了对饮食的合理控制,也不注意劳逸结合,直到血糖急剧上升,病情变本加厉时才后悔莫及。值得一提的是,这样的反反复复可能使得疾患更加难以治愈,甚至带来致命危险!㈣对糖尿病患者来说,药物治疗当然是重要的,但过分依赖药物甚至迷信药物却又是要不得的。要知道,糖尿病的发生是在一定的遗传和环境背景下,由不良的生活习惯、精神心理等多种因素所致。因此,在服用药物的同时如还能重视平衡饮食、控制体重、劳逸结合、调适心理、锻炼身体、戒烟限酒等非药物疗法,疗效将更为明显。

以上就是专业医师给我们讲解的糖尿病的患者常见的心理误区。专业医师还补充到,由于心理因素在糖尿病治疗上扮演着或积极或消极的重要角色,病人和医生都理应予以高度重视,如果您还有更多关于糖尿病心理的问题,可以点击咨询在线专家,与权威专家进行在线交流。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