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如何确诊,其实对于冠心病的检查和确诊的问题,我们需要在生活中了解到关于这方面的问题,这样我们才可以做到有效的检查和确诊的冠心病,这样我们才可以在生活中了解到这些问题,进行有效的防治。
(1)临床表现:心绞痛是冠心病的主要临床症状,根据心绞痛发作时的部位、性质、诱因、持续时间、缓解方式等特点和伴随症状及体征便可鉴别心绞痛和心肌梗塞,可以说,典型的症状和体征对冠心病心绞痛和心肌梗塞的诊断至关重要。
(2)心电图:心电图是冠心病诊断中最早、最常用和最基本的诊断方法,心电图使用方便,易于普及,当患者病情变化时便可及时捕捉其变化情况,并能连续动态观察和进行各种负荷试验,以提高其诊断敏感性。无论是心绞痛或心肌梗塞,都有其典型的心电图变化。
(4)核素心肌显像:根据病史,心电图检查不能排除心绞痛时可做此顶检查。核素心肌显像可以显示缺血区、明确缺血的部位和范围大小。结合运动试验再显像,可提高检出率。
(5)冠状动脉造影:是目前冠心病诊断的“金标准”。可以明确冠状动脉有无狭窄、狭窄的部位、程度、范围等,并可据此指导进一步治疗所应采取的措施。结合左心室造影,可以对心功能进行评价。
(6)超声和血管内超声:心脏超声可以对心脏形态、室壁运动以及左心室功能进行检查,是目前最常用的检查手段之一。血管内超声可以明确冠状动脉内的管壁形态及狭窄程度,是一项很有前景的新技术。尤其适用于造影剂过敏,不能做冠状动脉造影者。
(7)心肌酶学检查:是急性心肌梗塞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临床上根据血清酶浓度的序列变化和特异性同工酶的升高等肯定性酶学改变可明确诊断为急性心肌梗塞。
(8)心血池显像:可用于观察心室壁收缩和舒张的动态影像,对于确定室壁运动及心功能有重要参考价值。
一、普通心电图
大部分冠心病病人,没有症状发作时的心电图都是正常的,或基本正常。所以,心电图正常不能排除冠心病。那么,冠心病心绞痛的心电图特点是什么呢?——当出现心绞痛症状时,发生暂时的T波倒置,或ST段压低(下移);当症状消失后(经过休息或含化硝酸甘油片),心电图恢复正常。当然,少数情况下发生较严重的缺血(如时间超过十五分钟),心电图异常可以持续较长时间(数天)。
相反,病人没有明显的症状,而心电图长期的异常(多数为T波倒置,或伴ST段压低),多数不是冠心病,可能为心肌病,高血压性心脏病,也常见于正常人。有些人心电图T波倒置30多年,也没有发现什么器质性的心脏疾病。
一些基层医院,把体检发现的心电图的轻微异常(T波的低平或倒置)诊断为“心肌缺血”。如果这些所谓的异常与胸痛、胸闷症状没有关联,一般没有临床意义。千万不能随意扣帽子“心肌缺血”。二、平板运动试验(心电图运动试验)
它诊断冠心病的准确性在70%左右。当然,运动试验有一定风险,有严格的适应证和禁忌症。如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性心绞痛、没有控制的高血压、心力衰竭、急性心肺疾病等属于运动试验的绝对禁忌症。三、心肌核素灌注扫描(核医学)
它诊断冠心病(心绞痛)的准确性也是70%。但确诊心肌梗死的准确性接近100%。四、冠状动脉CTA
它诊断冠心病的准确性达90%以上,可以检测出其他检查无法发现的早期动脉硬化症。五、动态心电图(Holter)
(1)记录各种心律失常;
(2)十二导联HOLTER:记录无痛性心肌缺血;比较胸痛时有无S-T段压低,以明确胸痛的性质;
(3)胸痛时伴S-T段抬高,有助于确诊冠状动脉痉挛(变异型心绞痛)。
六、超声心动图是诊断心脏疾病极其有价值的一项检查。
(1)确诊或排除多种器质性心脏病(先心病,风心病,心肌病);
(2)冠心病心绞痛:绝大多数病人超声心动图是正常的;
(3)急性心肌梗死、陈旧性心肌梗死:有明确的室壁运动异常,超声心动图可以确诊这两类疾病。
冠心病如何确诊,其实对于冠心病的患者来说现在如果可以及早发现冠心病的问题,完全是有可能尽早的治疗并且得到很好的治疗效果的,所以我们应该很清楚的认识到关于冠心病的检查方法。
推荐链接:
冠心病发作时应该注意什么